坐夏 2022-01-05 基本解釋佛教語。僧人于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稱坐夏。其時正當雨季,亦稱“ 坐雨安居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 唐 白居易 《行香歸》詩:“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唐 項斯 《坐夏僧》詩:“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