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
2022-10-13
泄瀉(diarrhea)為病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簡稱泄(《黃帝內經》)或瀉,又稱下利(漢唐時期)。是指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前賢以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為瀉。泄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為多見。
現代醫學所稱的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腸結核、胃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征、結腸過敏等消化系統病變所引起的腹瀉,多屬泄瀉范疇。
泄瀉現常分為外感泄瀉、內傷泄瀉、久瀉等進行辨治,詳見泄瀉條。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