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代理退保”要當心 理性維權要牢記安全工商銀行
2022-09-18
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專門辦理所謂“代理退保”業務,實則以“維權”之名騙取消費者資金,有些甚至已形成“代理退保”的隱蔽“黑色產業鏈”,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擦亮慧眼,識破騙局,警惕非法“代理退保”套路。
套路一:假冒身份、虛假宣傳
非法“代理退保”組織或個人冒充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或法律工作者,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短視頻、網絡論壇、電商平臺等渠道進行虛假宣傳。
套路二:謊言欺騙、慫恿退保
謊稱消費者所購買的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存在欺詐,多名消費者已經投訴”,或欺騙消費者“繼續持有保單將會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慫恿消費者進行退保。
套路三:誘導代理、非法牟利
謊稱可以為消費者辦理“全額退保”,誘導消費者簽署代理退保服務協議,甚至以扣留保單、身份證件等手段對消費者加以控制,牟取高額的“代理退保”咨詢費、手續費。
套路四:偽造證據、要挾退保
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慫恿或替代消費者通過電話錄音、微信聊天等方式誘騙銷售人員回復,進行虛假取證;或者通過偽造微信聊天記錄、捏造違規銷售的虛假事實,以要挾保險公司全額退保。
套路五:切斷聯系、反復施壓
切斷消費者正常維權通道,阻止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監管部門的有效聯系,慫恿或替代消費者采取纏訪鬧訪等過激行為。以維權舉報為名,煽動消費者通過多次、反復向監管部門惡意投訴等方式向保險公司施壓。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