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業務(商業銀行柜臺債券市場屬于場內市場嗎)債券利息
2022-08-12
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業務是指商業銀行通過其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渠道向投資者(包括個人和非金融機構)分銷債券,與投資者進行債券買賣,并辦理債券托管與結算等業務。
可交易流通是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業務的一個突出優勢。
商業銀行以自營方式提供雙邊報價,個人和非金融機構可根據商業銀行雙邊報價買賣債券,商業銀行的資金和債券余缺可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加以平衡。
2002年,記賬式國債率先開展了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業務。
2014年,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業務品種范圍進一步增加,由記賬式國債擴大至國開行金融債券、政策性金融債券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政府支持機構債券。
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業務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延伸,有效連接了個人等柜臺債券業務投資者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商業銀行通過柜臺債券業務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產品賣給個人等投資者,同時通過雙邊報價為這些債券產品提供流動性。
投資人通過柜臺購買債券后,可以持有到期,按照票面利率獲得利息收益,也可以適時賣出債券,獲得資金。
柜臺債券業務的投資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交易價差收入兩部分。
其中,利息收入是指投資者實際持有債券期間獲得的利息收入;交易價差收入是指投資者交易期債券賣出凈價或到期獲得的債券本金與債券買入凈價的差額。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