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半年報】工行個人金融發揮“壓艙石”作用利息存款房貸手機銀行貸款
8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公布2022年上半年經營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工行實現營業收入4872.7億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1725.7億元,同比增長4.9%;總資產310.47萬億元,同比增長10.4%。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貸款率為1.41%,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07.03%,比上年末提高1.19個百分點。整體來看,上半年工行經營情況保持穩健。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工行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30萬億元,增量首次突破3萬億元;境內人民幣貸款新增1.61萬億元,增量再創新高。工行存貸業務在規模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與此同時,該行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1.85%和2.03%,同比分別下降8個基點和9個基點。
作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主力軍”之一,上半年“宇宙行”在穩定信貸投放方面可謂開足馬力。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工行各項貸款余額為22.34萬億元,同比增長8.1%。從貸款投向上看,制造業、科創、普惠、民營、綠色、涉農等領域貸款增速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其中,投向制造業貸款增量為上年同期的3.5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余額首次實現“雙破萬億”;普惠貸款戶數比年初增加12.3萬戶,余額比年初增長27.4%。
數據顯示,計入債券投資等其他投融資業務后,上半年工行累計向實體經濟投放增量資金超2.9萬億元。
工行行長廖林在該行2022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工行在投放總量、投放節奏、投放結構幾個方面均實現了突破,有效發揮了大型銀行貨幣政策傳導主渠道作用。
“下一階段我們的目標總體上是這么考慮的:總量同比增加,結構繼續優化,重點更加突出。”廖林指出,工行將按照充足發力、靠前發力、精準發力的思路,調增全年的信貸增長計劃,協同用好信貸、債券、債轉股等投融資工具,形成組合效應。
資產質量方面,上半年工行各項資產質量指標均保持穩健態勢。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率為1.41%,比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清收處置不良貸款近1000億元,同比多處置105億元。
不過從分項上看,上半年工行信用卡透支、個人住房貸款、房地產貸款等領域不良率有所抬升。其中,房地產業不良率由去年末的4.79%升至今年6月末的5.47%。
業績發布會上,工行副行長王景武表示,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當前銀行經營環境復雜嚴峻,一些受疫情和經濟周期影響大的行業和客戶經營比較困難,這方面的資產質量面臨著壓力和挑戰。下一階段,工行將持續加強對各類風險的前瞻性防控和主動管理,多管齊下、綜合施策,以高質量風控全力保持資產質量平穩可控。
對于個別房地產開發企業風險暴露、個別樓盤的開發項目出現延期交付的情況,王景武表示,工行高度重視,迅速進行排查,并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監管要求,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相關金融服務,促進風險化解。截至6月末,停工項目涉及工行的按揭不良貸款余額為6.37億元,占全行按揭貸款余額的0.01%,風險可控。
在深入實施戰略規劃方面,上半年工行繼續推進“第一個人金融戰略”發展,并取得一定進展。
半年報顯示,6月末,工行個人金融資產(AUM)余額17.9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6億元;個人客戶比年初增加860余萬戶。個人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達到4.88億戶,移動端月活(MAU)超1.6億戶。
據工行副行長鄭國雨介紹,上半年工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營業貢獻超過50%,較好地發揮了全行經營“壓艙石”作用。
下一步,工行個人金融服務將著重在四方面發力:一是將服務人民群眾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貫徹到全客戶、全旅程、全產品、全渠道、全場景、全風控,推動個人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大個人貸款的投放力度,繼續大力支持穩主體、保就業、促消費。三是以個人金融生態體系建設為主線,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持續提升個人金融服務水平。四是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新市民服務、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數字人民幣等政策落地。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