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財富管理銀行新路徑,錨定三大北極星指標!光大銀行制造業貸款占比近20%,不良率僅1.24%債券光大銀行利息存款安全
越是艱難的環境,越是能體現一家銀行的經營能力與責任擔當。
2022年上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愈加嚴峻,外部經營環境愈加復雜,作為我國第一家國有控股并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下述簡稱光大銀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打造自身經營特色和競爭優勢,在履行金融央企責任擔當的同時,實現了良好的經營成效,維持其一如既往的穩健本色。
《行長要覽》拆解2022年半年報發現,光大銀行上半年經營業績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實現了盈利能力穩步提升,財富管理特色日益鮮明,信貸結構不斷優化,資產質量穩定向好。
對于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可持續發展態勢以及長期穩健的經營業績。2022年上半年,光大銀行業務規模穩健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信貸結構不斷優化,資產質量穩定向好。
首先,穩定增長的資產規模,是反映一家銀行不斷向前發展的根本。截至上半年,光大銀行總資產規模實現6.26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3551.78億元,增長6.02%;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3.5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52.27億元,增長6.21%;負債總額達到5.7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1%;存款余額3.9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718.69億元,增長7.4%。
其次,穩中有進的盈利能力,能夠證明銀行發展戰略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光大銀行緊緊圍繞“財富管理銀行”發展戰略,堅守政治性、人民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經營業績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報告期內,光大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84.54億元,同比增加13.62億元,增長1.77%。其中,利息凈收入566.75億元,同比增長1.39%。實現歸母凈利潤232.99億元,同比增長3.8%;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環比一季度分別提升1.65和1.84個百分點,保持了較為穩健的業績增長速度。
此外,不斷優化的資產質量,是銀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今年上半年,光大銀行資產質量實現“三降一升”,風險抵御能力不斷增強。不良貸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1.84%,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1.96%,比上年末下降 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8.33%,比上年末上升1.31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該行零售AUM(客戶資產管理規模)總量達到2.3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85%;FPA(公司客戶融資總量)達4.6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65%,兩項指標增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財富客戶AUM達到1.1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
行長付萬軍在中報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光大銀行將繼續堅持‘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目標愿景不動搖,保持戰略定力,同時,為了讓戰略愿景更好地落地,結合近幾年內外部形勢的變化,需要對戰略落地的路徑進行進一步的明確。”
付萬軍提出,要推動三大業務板塊轉變經營理念和方式,從做指標轉向做經營,錨定零售、公司和金融市場三大塊會的北極星指標。具體來看,零售板塊的北極星指標即零售的AUM;公司板塊的北極星指標為對公FPA;金融市場板塊的則為同業GMV。
“這三個指標之間是相互貫通的,通過同業金融GMV把前端的C端、B端,即零售AUM作為投資的負債端,對公FPA形成了產品的資產提供端,同業金融GMV在中間貫通。”付萬軍表示,通過這三者的貫通實現各類客戶資金和資產的對接、投資和融資的對接,以提升光大銀行的價值創造能力。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命脈。銀行業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絕對主力,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作為一家金融央企,更是承擔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在保持經營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光大銀行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本源,正如光大銀行行長付萬軍在業績發布會所言:“光大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就是更好地服務和契合國家的戰略,在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與光大銀行的客戶,與實體經濟共同成長,從而也實現銀行自身的價值創造和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光大銀行出臺6個方面22條具體措施,開展“穩經濟、進萬企“系列服務活動,聚焦制造業、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三方重點領域,精準實施信貸投放,支持受困企業渡過難關。
其一是制造業。光大銀行對公信貸聚焦國家重點戰略領域,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民營企業貸款投放。截至今年6月,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長了520億元,達378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占全行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的19.49%。
其二是普惠金融。光大銀行持續加大普惠貸款投放,推動普惠金融“增量擴面”,實現“兩增兩控”階段性監管達標;助力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出臺穩經濟、保通保暢、復工復產等政策,加大對住宿、餐飲、零售、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支持。報告期末,光大銀行普惠貸款余額達2818.8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48.83億元,增長18.94%,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第三是綠色金融。光大銀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認真落實金融管理部門關于綠色金融相關政策要求,將綠色低碳發展嵌入“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總體戰略,強化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金融工作。報告期末,光大銀行綠色貸款比上年末增加了330億元,增長26.59%,清潔能源貸款比上年末增長44.16%。此外,光大銀行持續推進綠色中間業務發展,優化資源配置,輕型化轉型成效顯現,實現綠色中收61.69億元,同比增長6.44%。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債券投資中,光大銀行也加大了對制造業,普惠、小微企業,綠色金融和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的投資,認真貫徹穩經濟增長大的要求。投向制造業、小位綠色,以及物流運輸、糧食安全等重點領域的債券,投放規模達到了超過500億元。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