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M公司2003年度公生產銷售已、丙兩種產品,年初、年末存貨除產成品庫存外,無其他契貨,
假定M公司2003年度公生產銷售已、丙兩種產品,年初、年末存貨除產成品庫存外,無其他契貨,發出存貨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M公司存貨跌價準備年初、年末賬戶余額均為1300萬元,2003年度未作存貨跌價準備的轉銷和轉回。已、丙兩種產品的詳細資料如下:
(1)已產品年初庫存存1000件,單位成本為2萬元,單位產品可變現凈值為1。5萬元;本年生產已產品2000件,單位成本為1。8萬元,本年銷售1500件,已產品年末單位可變現凈值為1。7萬元。
(2)丙產品年初庫存存800件,單位成本為5萬元,單位產品可變現凈值為4萬元;本年生產已產品2000件,單位成本為4。5萬元,本年銷售300件,丙產品年末單位可變現凈值為5。5萬元。
在對存貨跌價準備進行測試后,A注冊會計師應提出的審計調整建議是( )
A.存貨跌價準備轉銷800萬元,轉回500萬元
B.存貨跌價準備轉銷500萬元,轉回800萬元
C.存貨跌價準備轉銷800萬元,轉回500萬元,提取150萬元
D.存貨跌價準備轉銷500萬元,轉回800萬元,提取150萬元
正確答案:C乙、丙兩種產品2002年末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1000×(2-1.5)=500萬元、800×(5-4)=800萬元,即2003年年初存貨跌價準備余額均為1300萬元。 乙產品:2003年銷售1500件,按先進先出法原則,年初1000件已提的存貨跌價準備500萬元應轉銷;年末單位可變現凈值低于其成本,應提取存貨跌價準備1500×(1.8-1.7)=150萬元。丙產品:2003年銷售300件,按先進先出法原則,年初300件已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00萬元應轉銷;年末因價值回升應轉回年初500件已提取存貨跌價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