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釋依恃;憑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蘄水》:“五水謂 巴水 、 希水 、 赤亭水 、 西歸水 , 蘄水 其一焉。蠻左憑居,阻藉山川,世為抄暴。”[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阻塞不通。《朱子語類》卷七三:“《易九·節》:‘説以行險’, 伊川 之説是也。説則欲進,而有險在前,進去不得,故有止節之義。又曰:‘節,便是阻節之意。’”《文獻通考·國用三》:“一則以備中都緩[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險阻艱難。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君乃羈旅,離此阻艱。” 唐 錢起 《漁潭值雨》詩:“客意念留滯,川途忽阻艱。” 宋 曾鞏 《洪范傳》:“無黨無偏也,其為道也夷易而無阻艱。”[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被阻而稽留不進。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郵政·船夫車驢》:“無論商賈阻羈,行旅斷絶,即漁舟釣艇,靡不搜羅。”[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 阻絕 zǔjué[block] 阻塞不通;阻隔坦克阻絕壕詳細解釋(1).隔斷;隔絕。《漢書·賈捐之傳》:“其民暴惡,自以阻絶,數犯吏禁。” 唐 杜甫 《恨別》詩:“草木變衰行 劍 外,兵戈[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