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釋仗恃軍隊。《左傳·隱公四年》:“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 杜預 注:“恃兵則民殘。”《周書·異域傳上·宕昌羌》:“﹝ 羌 酋﹞與 渭州 民 鄭五丑 扇動諸 羌 ,阻兵逆命。” 明[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亦作“ 阻脩 ”。謂路途阻隔遙遠。 晉 張載 《擬四愁詩》:“我所思兮在 營州 ,欲往從之路阻脩。” 宋 梅堯臣 《送許璋監簿歸泰州》詩:“我非魚鳥情,貧縛路阻修。” 清 黃遵憲 《九月[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謂武人擁兵或恃險作亂。《后漢書·崔寔傳》:“ 寔 以世方阻亂,稱疾不視事,數月免歸。”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晉 永嘉 中, 西蜀 阻亂,割 華容 諸城,為 穎王 都。” 杜[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阻止和減少。 漢 劉向 《說苑·權謀》:“ 湯 欲伐 桀 , 伊尹 曰:‘請阻乏貢職,以觀 夏 動。’” 向宗魯 校證:“《御覽》四百五十引‘乏’作‘之’,而《類聚》十二、《御覽》八十三作‘[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沮喪失色。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觀者如山色阻喪,天地為之久低昂。”一本作“ 沮喪 ”。 清 黃景仁 《舟發西安至東巖夜泊》詩:“舟行苦相持,帆勢忽阻喪。”[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亦作“ 蹴毱 ”。亦作“ 蹴踘 ”。亦作“蹵踘”。亦作“蹵鞠”。1.我國古代的一種足球運動。用以練武、娛樂、健身。傳說始于 黃帝 ,初以練武士。 戰國 時已流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處[閱讀全文:]